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科技快讯 > 正文

武汉首只量产车规级IGBT下线 标志着湖北成功形成供应链

  • 2021-07-08 13:39:28 来源:湖北日报

7月7日,在武汉经开区东风新能源产业园智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中地区首只量产的车规级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产品从半导体模块封装工厂下线,标志着湖北成功突破功率半导体器件“卡脖子”问题,形成了新能源汽车自主可控、安全稳定的“三电”(电池、电机、电控)供应链。

IGBT俗称电力电子装置的“CPU”,从手机、空调、冰箱,到轨道交通、智能电网、航空航天、电动汽车,都需要IGBT模块实现电能调节与控制。作为新能源车电控系统核心部件,巴掌大小的车规级IGBT模块直接控制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直、交流电转换及电机变频,抗干扰、抗震、耐温、精确度等能指标要求更高,其能直接决定电动汽车的扭矩和输出功率。

据介绍,目前我国车规级IGBT约占全球市场份额30%以上,中高端IGBT主流器件市场被欧美日企业垄断,IGBT产品对外依赖度将95%,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为解决这一“卡脖子”问题,2019年6月东风公司携手中国中车在汉成立智新半导体有限公司,旨在实现IGBT核心资源自主掌控。经过两年研发,一条以国际一流的第六代IGBT技术为基础的车规级功率半导体生产线在东风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一号园建成,拥有万级无尘制造环境(医药工厂级别),可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生产。

据悉,智新半导体项目是华中地区第一个功率半导体产业化基地,具备IGBT设计、制造、封装与测试等全套能力。项目一期IGBT年产能达30万只,总规划年产能为120万只,可满足东风公司“东方风起”计划新能源汽车到2025年一百万销量的IGBT需求。“智新半导体IGBT模块投产,标志着东风自主掌控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技术资源迈出了重要一步。”东风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竺延风说。

据介绍,目前东风新能源产业园内40万套电控、20万套扁线电机、28万套电驱动总成、10万套电池系统、30万只IGBT模块产线已投入运营,为国内新能源车企构建了安全稳定的“三电”供应链。(记者刘天纵、实生李名)

标签: 新能源产业 电力电子装置 供应链 性能指标

推荐阅读

当前报道:国家卫健委:昨日新增本土“409+2346”

11月1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465例。

发酵食品和纤维素可减压

爱尔兰APC微生物组研究所团队成员在最新一期《分子精神病学》上发表论文称,人们吃的食物也可能是应对压...

世界关注:独特高通量方法改进新蛋白结构设计

根据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项研究,美国西北大学医学研究人员使用独特的高通量方法,解决...

天天快播:研究空间生命机理、微重力影响、火焰燃烧……《自然》:如何在“天宫”玩转科学

英国《自然》杂志在10月28日的报道中指出,中国的天宫空间站即将建成,未来十年,科学家们将在“天宫”...

每日焦点!总编辑圈点|从第一个胚胎细胞到百岁老人脑组织:大脑RNA编辑位点“辞典”发布

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研究人员对大脑中的数千个位点进行了编目,在这些位点中,RNA在整个人类生命周期中...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业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