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基因密码的破译工作是全球科学家合作完成的,中国的基因组学家杨焕明研究员组织了一个团队,破译了其中的百分之一。前几年引力波的发现也是全球团队共同完成的。”中国科协常委、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直言,人类社会经过多年的努力,积累形成了一套科学规范,强调科学无国界、科技造福人类,全球科技界必须坚持这个基本的规则和理念。
他坦言,近几年国际科技合作领域遇到了很多新的挑战,科技创新合作受到影响。
薛澜是在7月27日在京开幕的第二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上作出上述发言的。
本届年会以“创新引领、自立自强、共创发展新格局”为主题,旨在引导科技界坚定创新自信,推动高水平的自立自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表示,面对仍在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以及气候变化、粮食危机、生物多样化等全球挑战,迫切需要全球科技界共同行动,共同倡导开放、信任、合作的理念,共同激活创新合作的新动能。
这也是与会专家的共识。2020年9月,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向世界宣布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这是中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金涌表示,要做到这一点,我们要重组产业结构,打造更高端、高质量的制造业。“我们要从工业社会进入信息化社会、智能化社会,把万元GDP能耗从现在的0.5吨煤降到0.1吨煤。我们要把‘化石作为燃料’改变成‘化石作为材料’,把碳留在产品之内,大力发展有机材料、高分子材料等材料,满足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我们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他建议。
深空是人类共有的家园,探索认识深空、开发利用深空是人类共同的责任使命。
“深空探测直面的是宇宙起源、生命起源等重大的科学问题,研究的是太阳系如何演变这一人类最直接的关切,发展的是人类进出地外空间的相关技术。”中国科协常委、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表示,走出地月系,进入深空,如何走得更快、走得更远是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
“天问一号开启了中国人探索星辰大海的新征程,我们开展深空探测的目的就是要体现中国在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事业当中的大国责任担当。”张荣桥说,“我们愿意和全世界同仁共同努力,为人类的永续发展作出贡献。”
为更好地应对未来挑战,薛澜建议“培养年轻人的国际意识”。他表示,过去这些年推进全球化的过程中,在培养具有国际化眼光、全球胜任力的年轻人方面做得还不够,要加大科学界尤其是年轻科学家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万钢强调,中国科技界将始终是全球开放的倡导者、科技治理的参与者、创新发展的贡献者,坚持开放、信任、合作,推动多边与双边国际合作相结合,主动接入全球创新网络,促进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的交流,激发技术创新的活力,前瞻性开展科技风险的影响评价和规则设计,协力国际科技界共同应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挑战。(记者崔爽华凌)
11月1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465例。
爱尔兰APC微生物组研究所团队成员在最新一期《分子精神病学》上发表论文称,人们吃的食物也可能是应对压...
根据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项研究,美国西北大学医学研究人员使用独特的高通量方法,解决...
英国《自然》杂志在10月28日的报道中指出,中国的天宫空间站即将建成,未来十年,科学家们将在“天宫”...
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研究人员对大脑中的数千个位点进行了编目,在这些位点中,RNA在整个人类生命周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