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创新 > 正文

环球资讯:孩子你听,物候在呼唤

  • 2023-03-04 18:18:24 来源:科普时报

视觉中国供图

时至三月,南方多地已是春意盎然。提到春天,大家联想到的都是万物复苏、草长莺飞、春暖花开。但唐朝诗人柳宗元在《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中,却描述了南方春天榕树落叶的景象:“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资料图片)

对大部分人来说,更熟悉的是“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和“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些描写秋天落叶景象的诗句。北方落叶多在秋冬,为什么南方落叶多在春天?物候变化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带来什么启示?

为何春半榕叶落满庭

要明白为何“春半榕叶落满庭”,首先要知道为何“秋风起兮草木黄”。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北方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冬天,柏杨、垂柳、榆树等阔叶树木需要休眠以减少养分消耗。但是树木在休眠时依然需要消耗养分,因此树木不断掉落树叶,以减少损耗,储存更多的能量。而像侧柏、圆柏等针叶树木,具有针尖一样的叶片,水分养分损耗少,因此在冬天也能常绿。

南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最冷月均温在零摄氏度以上,植被主要为常绿阔叶林,树木四季常青。春天气温回升,光照充足,草木进入生长期,长出更多新叶。随着新叶芽不断长出来,就会把老叶子顶掉,因此南方树木在春天落叶也就最多。南朝文学家范云写过:“南中有八桂,繁华无四时。不识风霜苦,安知零落期?”

物候诗词是一种自然笔记

唐代诗人窦巩说:“春迟不省似今年,二月无花雪满天。”唐代诗人杨巨源也说:“严城吹笛思寒梅,二月冰河一半开。”在北方,梅花是在腊月开放,所以叫“腊梅”;在南方则不然,岭南的梅花往往在农历十一月甚至十月就开放了。大别山地区的桂花是八月开花,因此有“八月桂花遍地开”;而岭南的桂花则四季常开,不分四时,不分季节,因此人们叫它“四季桂”。

物候是生物长期适应光照、降水、温度等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形成的生长发育节律。一年中,植物的发芽、展叶、开花、结果、落叶,农作物的播种、出苗、开花、吐穗等现象;候鸟、昆虫等的迁徙、始鸣、终鸣、冬眠等现象;甚至初霜、终霜、初雪、终雪、结冰、解冻等气象水文现象,都是物候。物候是大自然的语言。通过物候,可以了解气候变化、时序更替、季节迟早。“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物候诗词、谚语就是自然笔记的一种形式,是对大自然的草木鸟石变化节律的记录。

物候变化可以触发生命感悟

从文化起源来看,二十四节气主要反映的是中原地区的物候特点。所谓“候”,就是征兆、时节的意思。在古代,五天为一候。例如,惊蛰就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重要节气。其物候现象是: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桃花红、李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此时,有些地方已进入了春耕时节,气温回升,春雷响,万物长,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过冬的虫卵也开始孵化。

物候是一种自然现象,诗歌是一种精神表达。落叶飘零、燕去鸿归容易引发人们生命苦短、去国怀乡、怀才不遇等情绪,这是古人最普遍的情绪体验。欧阳修说:“春晖照眼一如昨,花已破蕾兰生芽。”物候变化可以触发人们的生命感悟。

素养教育的视角,要超越传统的知识和技能,转向重体验、重情感的精神内涵。阅读物候古诗词,从中可以体验到诗人的生活环境、灵感来源和文学气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当地的物候变化,可以丰富我们对生活的意义体验,促进人格和精神的健全发展。

李白说:“洛阳三月飞胡沙。”物候不仅有时序性,还有地域性。描写物候的古诗、游记,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人的生活空间和感知空间,加深对我国地理环境南北差异、古今差异的理解,还有助于青少年增强对生命意识的情感体验与理性思考,树立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在有限的人生尽可能有所作为,拓展生命的空间来延长生命的时间,通过对他人、对社会的贡献来彰显个体生命的意义,是物候变化对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启示。

(作者系深圳市龙岗区龙城高级中学教师)

标签: 唐代诗人 自然笔记

推荐阅读

环球资讯:孩子你听,物候在呼唤

视觉中国供图时至三月,南方多地已是春意盎然。提到春天,大家联想到的都是万物复苏、草长莺飞、春暖花...

世界今日讯!郑和宝船模型、缂丝机……中国古代科技展带你领略古人智慧

郑和宝船模型、缂丝机、记里鼓车……这些中国古代天文、航海、造纸、印刷等领域的发明发现,曾经在书本...

足不出户也能植树?“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全面推开

科普时报记者胡利娟足不出户也能植树吗?3月3日,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为满足社会公众参与义务...

每日聚焦:探寻地球“内心”的奥秘

地球致密的铁内核可能比地球其他部分旋转得更慢。图片来源:英国《新科学家》网软流圈中部分熔融层的示...

祝贺!两名水利专家获2021年度何梁何利奖

科普时报记者胡利娟2月28日,记者从水利部获悉,近日,何梁何利基金2021和2022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钓鱼台...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业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