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创新 > 正文

如果尼安德特人幸存下来

  • 2023-03-23 11:04:13 来源:科普时报

2010年在德国莱比锡的尼安德特人基因组研究团队。重建的尼安德特人骨架后边,有中国科学家付巧妹和她的导师帕博。(付巧妹供图)

5年前,我的朋友夏志翻译了瑞典生物学家、进化遗传学家斯万特·帕博的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研究回忆录《尼安德特人》,并由杨焕明院士审校。起初此书主要在生命科学领域内传播,不算特别“出圈”。不曾想,帕博出人意料地独享了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把这本书也带“火”了:销量翻了一番,很快就加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帕博能拿诺奖,自然跟他对尼安德特人的研究大有关联。

早在1996年,专事当时还算冷门的古DNA研究的帕博团队,就获得了第一个远古人类——尼安德特人的线粒体DNA序列。研究的样本,是一块从德国尼安德谷出土的尼安德特人骨骸,首个尼安德特人就是于1856年在尼安德谷发现,并因这个山谷而得名的。通过不断改进古老遗骸的DNA分离和分析方法,帕博团队又获得了首个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组序列,并在2010年发表了第一个尼安德特基因组草图,得出结论说:我们现代人类有1%—4%的尼安德特人基因成分,从而证明尼安德特人与现代人类有过混血。

考古学和人类学的研究表明,尼安德特人在欧洲和西亚成功地生存了大约30万年。而现代人类的祖先,即智人,则是在大约30万年前从非洲走出来,向全球扩散的。不过,我们人类首次正式“成为”动物,是在1748年:瑞典植物学家、动物学家卡尔·林奈在《自然系统》一书中,将我们划分到一个有亲缘关系的动物群组之中——“属”——并称为“人属”,然后又把我们归入“智人种”。智人是现存的唯一人种。据推测,3万年前左右,在首次遇上智人后约1万年,尼安德特人突然就消失了。

尼安德特人究竟是被智人消灭了还是同化了,至今仍有争议。有推测说尼安德特人的灭绝与缺乏食物和疾病相关,也有可能是是基因突变等偶然事件所致。还有研究指出,尼安德特人的小脑较小,所以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近年来,有很多科学家一直试图从被认为是智慧源泉的大脑中寻找答案。

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在其畅销著作《人类简史》中提出了一种理论,认为智人与其他人类的不同源于一场“认知革命”。法国古人类学家希尔瓦娜·孔戴米不同意这种看法,并分析说:首先,尼安德特人和智人曾生活在同一时代,具有相似的技术能力,比如用于制作石器的先进的“勒瓦娄哇技术”和各种物质文化;其次,他们都会讲或会使用符号语言(以装饰和绘画的形式);最后,尽管尼安德特人的身体特征在许多方面都与智人不一样,如身材更粗壮、面部更扁平、头骨更细长,但二者的脑量实际上差不多,尼安德特人甚至更有优势——直到智人征服整个星球,社会文化的发展才致使智人大脑重构,但那是很久以后的事了。

通过对比现代智人和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组,科学家发现智人身上出现了大约100种基因突变现象。这些突变的影响在全身各处,尤其在皮肤、免疫系统和肌肉组织中都有体现。但并不能就此认为智人在生物学上比尼安德特人更优越。最后一批“典型的尼安德特人”在欧洲消失后,尽管大约2500个世代已经过去,但现代欧亚混血人平均仍然携带了1%—4%的尼安德特人的DNA。这个比例看着不高,但考虑到遗传侵蚀和那之后发生的数次迁移,还能携带这么多基因其实已经相当可观了。

孔戴米认为,真正将智人与尼安德特人区分开来的因素,是我们与自然的关系,或者说是我们的生态行为。尼安德特人和其他掠食者一样,只会向周边环境索取维持生存所必需的资源,但其数量远低于自然能提供的资源总量。相比之下,智人的行为则完全不同。随着游群数量的增长,智人向环境索取的资源越来越多,危及的物种更是一个接一个——而且很不幸,对地球上的生命而言,这一过程从未停止。

曾经有人向帕博提了一个很“科幻”的问题:有没有想过,如果尼安德特人幸存了下来,那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帕博是这样回答的:“设想一下尼安德特人只需要再繁衍2000多代,就可以和我们继续生活在一起,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尼安德特人是会住在郊区还是住在动物园里?我们会如何对待他们?也许针对尼安德特人的种族歧视会比我们今天所经历的更加严重,因为尼安德特人在某些方面确实与我们有所不同。又或者,在我们身边还有另一种形态的人类存在,这会让我们变得更加心胸开阔,而不会像今天这样,在人类和动物之间进行如此泾渭分明的区分。谁也不知道,但推测一下还是很有趣的。”

这也真是个很有意味的猜想。

标签:

推荐阅读

世界睡眠日:长期熬夜,对身体有哪些危害?

视觉中国供图今天是世界睡眠日。现在有不少人习惯性熬夜,晚上睡得少、睡得晚,白天无精打采。熬夜有哪...

如果尼安德特人幸存下来

2010年在德国莱比锡的尼安德特人基因组研究团队。重建的尼安德特人骨架后边,有中国科学家付巧妹和她的...

环球微头条丨唐三彩,丝绸之路上大放异彩

视觉中国供图作为古代中西方贸易通道,丝绸之路自开辟以来,各国民族文化交流发生激烈碰撞,从而影响了...

世界睡眠日:睡不着、睡不醒都要警惕

视觉中国供图  睡眠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睡眠质量的好坏更是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身体健...

量子技术发展重要里程碑:科学家成功控制“量子光”

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欣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和瑞士巴塞尔大学的科学家首次展示了识别和操纵少量相互作用的光...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业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