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科技快讯 > 正文

全球即时看!人工智能可预测全球海洋浮游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潜力

  • 2022-11-10 15:56:29 来源:科技日报


(资料图)

科技日报记者 陈曦

海洋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碳循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日前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污染过程与基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胡献刚教授与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系李景虹合作,将环境化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机器学习)结合,揭示了气候变化(温度升高、二氧化碳浓度等)对海洋浮游植物丰度、生产力的影响,并预测了未来不同RCP情景(典型浓度路径,用来指示未来温室气体排放、污染等情景)对海洋浮游植物生产力的影响,得出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及人为污染是维持海洋浮游植物丰度、多样性,以及海洋生物固碳能力的必要措施。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气候变化》上。

发展海洋碳汇、提升海洋碳汇能力是助力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工作。今年8月,科技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明确提出了与海洋生物碳汇密切相关的蓝色碳汇等负碳技术能力提升行动。

“在海洋中,浮游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固碳、储碳,从而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调节全球气候变暖。”胡献刚介绍,海洋环境化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营养盐、污染物等)决定了海洋浮游植物的多样性和结构功能,进而通过影响海洋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调控海洋碳汇。

受人类活动及污染物排放的影响,海洋环境化学正在发生剧烈变化,对海洋碳汇能力产生了巨大影响,然而海洋环境化学与浮游生物固碳的量化关系仍然存在认知不足,从而制约了海洋生物碳汇的科学评估及管控措施的制定。

团队研究发现,海洋环境化学因素对浮游植物影响可能存在多种因素(温度、二氧化碳浓度、营养盐、污染物等)的叠加或抵消等作用,利用常规的数理统计模型很难构建二者的复杂关系。

基于此,团队通过挖掘海洋环境化学大数据,利用多种机器学习模型,预测了8种环境化学变量对1500多种海洋浮游生物丰富度、多样性的影响,通过海洋实际监测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并实现了模型在时间、空间上的稳定迁移,识别了海洋环境化学对全球海洋浮游植物响应的敏感性区域及关键制约因素,得出了海洋环境化学条件引起浮游植物多样性剧烈变化的可能临界点,为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海洋生物碳汇能力提升提供了重要参考。

不过,胡献刚也补充道:“虽然气候条件,比如温度和二氧化碳是影响海洋浮游植物环境效应的关键因素,但是其他海洋环境化学因素,比如硝酸盐、磷酸盐、硅酸盐等也不能忽视,其中热带海洋区域受环境化学影响可能更加敏感。人工智能在生态环境大数据分析领域的应用处于起步阶段,我国应该在该领域集中优势人力物力,通过科技创新助力我国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标签: 二氧化碳 浮游植物 人工智能

推荐阅读

全球即时看!人工智能可预测全球海洋浮游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潜力

发展海洋碳汇、提升海洋碳汇能力是助力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工作。今年8月,科技部等九部门联...

【全球时快讯】“血浓于水:香港历史建筑中的家国情”展览在香港开幕

11月9日,国家文物局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展局共同主办的“血浓于水:香港历史建筑中的家国情”展览在...

播报:空军首次在中国航展发布系列创新赛事

空军9日在中国航展首次发布系列创新赛事,面向社会广发“英雄帖”,聚焦新质力量建设,寻求技术创新突破...

天天头条: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殷墟考古和甲骨文研究最新成果发布

今天(11月10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发布会,通报了殷墟考古和甲骨文研...

国家卫健委:昨日新增本土“1133+7691”

11月9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185例。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业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