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科技日记者 赵汉斌
记者2月27日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了解到,该台抚仙湖太阳观测和研究基地与云南师范大学相关人员合作,通过观测发现太阳上小尺度振荡磁重联可促使中间暗条的形成。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天文学期刊《天文物理学报》上。
磁重联是将磁能转化为动能和热能的物理过程,同时改变磁场拓扑结构。许多关于磁重联的观测证据被报道,如电流片、亮的尖状结构、等离子体的入流及出流等。但是,磁重联导致暗条形成的直接观测非常少。
观测活动区12765太阳暗条形成研究示意图。 云南天文台供图
云南天文台研究员闫晓理研究团队与云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孙霞、梁红飞教授等人合作,主要利用云南天文台抚仙湖太阳观测和研究基地的一米新真空太阳望远镜的高分辨率观测数据,结合全球振荡观测网络群和太阳动力学天文台的极紫外数据,分析了发生在2020年6月5日活动区12765中的小尺度磁重联导致暗条形成的完整过程。
他们发现,暗条和周围磁环相互靠近,随后它们之间产生磁重联并形成电流片,相继形成的电流片方向相互垂直,这种磁重联被称为振荡磁重联。其中,间歇性的小尺度磁重联发生在暗条北部,并且小尺度磁重联表现出振荡重联的特征。
研究人员还计算了物质进入暗条的速度、质量和动能等物理量,发现进入暗条的物质质量与估算的暗条质量非常一致。在磁重联过程中,大量的物质被连续注入暗条通道,在观测时间段内,共发生53次物质注入,平均速度约为57千米每秒,总质量约为7.39×1014克,通过磁重联释放的总动能约为3.09×1021焦耳。
研究结果认为,由于小规模的磁重新连接,最终使等离子体被注入暗条内部,导致暗形成。
标签:
记者2月27日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了解到,该台抚仙湖太阳观测和研究基地与云南师范大学相关人员合作,...
今年1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公布了第八届“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名单,共有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单位的72...
“这份荣誉既是对我们工作的鼓励更是一种鞭策,接下来,我们将以医者的仁义之心,让村民在家门口看好病...
每年冬春季节是甲流、诺如病毒感染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最近一些地方也出现了散发病例。甲流和诺如病毒...
2023年新开工的5项工程,分别是湖北省姚家平水利枢纽工程、安徽省凤凰山水库工程、河南省淮河流域重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