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滕继濮 韩荣
(相关资料图)
3月26日,记者从教育部获悉,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第二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工作的通知》,开展第二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工作。
第二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将以国家和区域产业发展急需为牵引,面向行业特色鲜明、与产业联系紧密的高校,重点是地方应用型高校,建设一批现代产业学院,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等功能于一体,造就大批产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提高产业竞争力、汇聚发展新动能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那么,什么是现代产业学院?相比高校常见的校企合作模式,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有何不同之处?应该如何加强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培养适合我国发展的高质量产业人才?
高校布局现代产业学院“火力全开”
日前,山西省教育厅发布了《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开展示范性特色学院和高水平基础学科学院培育建设工作的通知》,其中中北大学获批3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即分布于铝镁精深加工领域的铝镁新材料产业学院、分布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学院和分布于第三代半导体领域的半导体产业学院。
无独有偶,3月21日,“宁夏大学奶业现代产业学院”“宁夏大学地理信息现代产业学院”和“宁夏大学文化旅游现代产业学院”挂牌成立仪式在宁夏大学举行;3月24日,由新疆工程学院与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携手共同建设的准东现代产业学院成立……
近年来,高校纷纷开始“落子”重点领域,在布局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上“火力全开”。作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组织形式,高校现代产业学院是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以服务产业需求为导向、多主体共建共治、集人才培养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育人平台,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高等教育是人才的摇篮和创新的基础,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正处于加速调整期,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就是缩影之一。
“事实上,关于产业学院的实践探索已经有一定的历史。”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李定珍介绍,国外很早就开始在相关领域进行探索,譬如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建设了大阪产业大学等一批产业大学,主要培养实用型产业人才,这些产业大学是名副其实的应用型大学。
2020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联合印发了《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文件,鼓励在特色鲜明、与产业紧密联系的高校建设若干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多主体共建共管共享的现代产业学院。
对此,上海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古元冬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以集成电路领域至少20万—30万的技术人才缺口来看,全国1万—2万名“对口”的毕业生,可谓杯水车薪。而现代产业学院的成立打破了学科壁垒,让育才的渠道更加多元化。
李定珍介绍,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2021年1月湖南省教育厅与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首批建设的16个湖南省现代产业学院,涵盖了新医科、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等领域,重点支持机器人、生物医药、智能制造、航空航天、新材料等行业。
“这些现代产业学院及其所属高校都具有育人成效显著、区域产业特色鲜明、产学研用联动深入等特征,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李定珍说。
加强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有效衔接
《指南》提出,高校现代产业学院是“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人才培养实体”。那么,相比高校常见的校企合作模式,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有何不同之处?
李定珍认为,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具有办学主体更加突出企业、行业协会的教育实体作用,人才培养更加注重“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多主体协同育人”的质量和效果等鲜明特征。
在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讲师于意看来,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具有教学与科研两个方面的属性,在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中需要有效衔接好产业链、教育链、创新链三“链”结合,对于全面发挥高校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和专业建设等功能,具有重要价值。
“建设现代产业学院要面向产业转型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以强化学生职业胜任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中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于大国认为,现代产业学院在建设过程中必须深化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在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方式方法、保障机制等方面下功夫。
“中北大学基于山西省高新产业发展需求,以成果产出为导向,构建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学校聘请了企业教师为学生授课,并开始合作编写教材两部,为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搭建起沟通的桥梁,这些都是以前所没有的。”于大国说。
2022年山西省教育厅印发了《山西省教育厅关于认定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和特色行业学院的通知》,其中以中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为依托申报的智能制造产业学院获批山西省现代产业学院认定。
“中北大学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在建设产业学院方面,迈出了重要的、宝贵的第一步。”3月25日,中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副院长曾志强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产业学院成立后受到学校、学院领导等多方重视,在教育部的建设指南指导下逐渐形成了一套建设方案,并与5家企业形成了合作关系。
“我们始终瞄准山西省智能制造产业发展任务需求,以推动山西省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目标,旨在把产业学院建设成为以山西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急需为牵引,行业特色鲜明、与产业联系紧密的教学、科研新高地。”曾志强说。
培养高质量产业人才未来可期
尽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在高等教育行业领域中正如火如荼展开,但百色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生态铝产业学院教授李德贵坦言,现代产业学院在当前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问题。
一是尚缺乏具体强有力政策的支持,产业学院实质性合作不足、产教融合深度不够。其主要原因是学校与企业体制机制、组织形式的差异,产业学院法律定位、地位还不明确,依托高校设置而独立性不足。
二是认识不足,师生缺乏积极性,同时在管理上权责不清,企业方动力不足。
三是经验缺乏,校企磨合时间长。
和李德贵一样,于意认为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有待深入探索。于意发现在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大部分的高校仍存在人才培养模式固化的现状。毕业生的知识能力与社会需求之间不吻合,无法满足社会和企业的实际需求。现代产业学院创新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正是为了解决这种人才供需错位的问题。
为此,于意表示现代产业学院要注重与地方产业链、创新链对接,围绕传统产业学院和企业之间供需错位的现状,从创新中找出路,以产业行业的人才需求为核心,实践人才培养的新理念,设定人才培养的新目标,进一步转变现已固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传统的教和学模式,勇于探究参与式、混合式、个性化等新型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中北大学现代产业学院在建设过程中困难重重,尽管通过参考其他院校的建议经验、学习教育部建设指南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校企合作教材编写,实心实训平台建设有待加强。”于大国说。
为此,于大国认为现代产业学院在建设过程中,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引企入教”,让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融合;二要提升专业建设质量,主动调整专业结构开发校企合作课程,把行业企业的真实项目、产品设计等作为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的选题来源;三要打造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一批兼具生产、教学、研发、创新创业功能的校企一体、产学研用协同的大型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同时要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开展校企导师联合授课、联合指导;四是要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强化高校、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机构等多元主体协同,形成共建共管的组织架构,探索理事会、管委会等治理模式。
“高校应坚持产教融合、创新发展,充分发挥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机构等双方或多方办学主体作用,加强区域产业、教育、科技资源的统筹和部门之间的协调,推进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享资源,探索‘校企联合’‘校园联合’等多种合作办学模式,实现现代产业学院可持续、内涵式创新发展,培养高质量产业人才未来可期。”于大国说。
标签:
3月26日,记者从教育部获悉,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联合发布《...
3月25日,科技日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获悉,该所研制的多代深海坐底长期观测系统在我国南海冷泉...
3月25日,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指导,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主办,上海期货交易所协...
《北京市地震预警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3月1日正式施行。3月24日,北京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全面...
近日,西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第四届科技大会上,企业首次设置重奖鼓励科研人员及团队。以前所未有的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