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用于治疗二型糖尿病的药物,因出色的减肥功效成功出圈,被誉为可以躺着减肥的“神药”。
这就是诺和诺德的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药物司美格鲁肽。在获批用于减肥适应症后,司美格鲁肽在全球范围内受到热烈追捧,并推动诺和诺德GLP-1类药物2022年销售总额超过104亿美元。
国内市场上,GLP-1药物仅获批用于二型糖尿病治疗,减重适应症并未有产品获批,但已有不少消费者超适应症使用。鉴于国内日益增长的减肥需求以及GLP-1类药物在此方面的良好效果,其未来市场被赋予了巨大想象空间。有机构预计,国内GLP-1类减肥药物销售峰值有望超过400亿元。
【资料图】
巨大的市场前景诱惑下,国内诸多企业纷纷布局GLP-1类仿制药、原研药在减重适应症领域的应用,更有企业顶着连年亏损的压力押宝于此,以期扭转经营颓势。
背水一战:仁会生物押宝GLP-1减肥药
仁会生物是国内较早进入GLP-1类降糖药物领域的企业之一,公司自主开发了GLP-1受体激动剂(GLP-1RA)贝那鲁肽,并于2011年提交了适用于二型糖尿病的相关产品——谊生泰的生产注册申请。但直到5年后,谊生泰才得以获批上市。
作为国内首款自主研发的GLP-1RA,谊生泰本具有相当的市场空间,但长时间的等待使其逐渐丧失了先机,尤其是2018年之后,以洛塞那肽为首的长效GLP-1RA陆续上市,谊生泰一天三次的用药频率相形见绌,销售增长不及预期。
2017-2019年,谊生泰为仁会生物带来的收入分别为1360.71万元、2681.69万元和5588.08万元,到2020年上半年则仅剩下600余万元,远远无法支撑公司日常的运营和研发费用。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仁会生物累计亏损达到7.64亿元。
为满足新药研发、市场推广等项目资金需求,仁会生物于2020年提交了注册申请,拟在科创板IPO,募资30.05亿元。然而,由于研发费用、销售费用等诸多问题未解,迟迟未能被上交所放行,最终公司主动撤回上市申请而宣告IPO失败。
从公司网站披露的临时公告中可以看到,截至2021年末,公司合并报表期末未分配利润累计金额为-12.56亿元,较2019年增加了87%,并且未弥补亏损已超过实收股本总额的三分之一。
不过,仁会生物并未“自暴自弃”,并将宝都押在了减重产品BEM-014上。该产品是贝那鲁肽的减重版药物,同时在中美两地开展临床试验,其中,国内III期临床试验已于2021年结束。
2022年3月,仁会生物递交了贝那鲁肽适用于减重治疗的产品“菲塑美”(BEM-014)上市申请。该公司董秘朱志勇对第一财经表示,目前该款产品已进入最后的审批流程,如果一切顺利有望在今年上半年上市,成为我国首款获批适用于减重治疗的GLP-1药物。
不过,即使菲塑美能够率先上市,依然将面对非常严峻的竞争形势。包括华东医药的利拉鲁肽在内,后续陆续申请上市的国产GLP-1类减肥药物均是日制剂,一天一次的使用频率在患者依从性上已优于菲塑美。
对此朱志勇表示,不同于谊生泰,菲塑美的使用频率更多取决于患者的肥胖程度,一般超重用户注射频率可以下降至一日两针甚至一针,因此在依从性方面的缺点并不明显;同时,贝那鲁肽是全球唯一一款全人源GLP-1类药物,长期使用产生的副作用较低,安全性将是其在面对激烈竞争时的最大优势。
行业观察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依从性虽不是药物商业化的关键,不同适应症患者对治疗方式的接受程度也不尽相同,并且还需要考虑到价格、副作用等其他因素,但长效GLP-1RA药物可以在保证疗效的同时,降低患者用药次数,很大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从欧美市场GLP-1类药物的市场份额来看,长效GLP-1RA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长效制剂司美格鲁肽类似药以及GIP和GLP-1双受体激动剂在国内的临床试验已处于末期,留给仁会生物拓展市场的时间并不多,公司押宝菲塑美可谓是“背水一战”。
根据公开资料,目前仁会生物其他在研产品仍处于I、II期临床试验中,菲塑美成功上市后,预计很长一段时间内将成为公司营收增长的主要来源。
GLP-1类减肥药缘何全球受追捧?
GLP-1RA最初作为一种被用于治疗二型糖尿病的药物,在减肥领域的应用时间并不长,但前景颇被看好。
朱志勇称,仁会生物十分看好国内GLP-1减肥药物市场,也对菲塑美寄予了厚望,公司相关政策和资源都已最大程度向该产品倾斜,未来也有可能进一步借助外部资源加快市场开拓,将最大程度利用产品先发优势,抢占国内市场。
资料显示,GLP-1是由肠道L细胞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实现对人体血糖浓度的调控,但其在人体内的半衰期一般仅有1-2分钟。GLP-1RA的开发思路,即是寻找类似于人源的GLP-1,同时防止其被降解,延长发挥作用的时间。
目前市场上,类似于贝那鲁肽的短效GLP-1RA作用时间仅能维持10分钟左右,需在每餐后注射使用,中效和长效GLP-1RA半衰期长达一天甚至一周。
在减重适应症上,临床试验效果最好的GLP-1单靶点激动剂是诺和诺德研发的司美格鲁肽,68周平均减重15.3KG。这意味着,仅需每周注射一针,且不需刻意控制饮食和加强锻炼,一个体重160斤左右的患者就可减重至130斤,减肥效果可维持两年以上。这使得该药成为目前全球最受欢迎的减肥药物。
根据《自然评论·药物发现》及诺和诺德数据,截至2022年2月,诺和诺德的两代GLP-1药物——利拉鲁肽和司美格鲁肽在全球减肥药物市场占比达到82%。其中,司美格鲁肽在美上市以来处方量迅速超过利拉鲁肽,2022年全年,糖尿病版和减重版司美格鲁肽共为诺和诺德带来超百亿美元的销售收入。
另据诺和诺德公告,目前在美接受司美格鲁肽大多是首次接受抗肥胖治疗的患者,占比为75%。中航证券认为,这意味着司美格鲁肽的上市释放了之前从未被覆盖过的潜在减重需求。
国内来看,近年我国的肥胖、超重发生率显著增加。目前我国肥胖人群已超过9000万,到2023年末成年肥胖人群数量或超过1.12亿,儿童肥胖人口达0.16亿人,形成较大的患者基数。同时,对“以瘦为美”理念的追捧,不少本不属于肥胖群体的人群也对自身体重不满。2022年艾媒数据显示,有超过80%的国内网民自感体重超重。
尽管GLP-1RA目前尚未被批准在国内用于减重治疗,已有不少爱美人士趋之若鹜,司美格鲁肽更是备受追捧,在国内上市以来被大量超适应症使用。
根据诺和诺德销售数据测算,2022年,诺和诺泰GLP-1类药物在国内销售规模达37亿元,市场占比超过64%,其中司美格鲁肽国内销售金额达22亿元,按此测算,2022年国内GLP-1类药物市场规模已增至57亿元左右。
国金证券测算,国内 GLP-1药物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市场空间预计将超过250亿元,在肥胖症患者中应用市场空间将超过200亿元。而德邦证券给予了更乐观估计:全国GLP-1类药物在肥胖及减重的销售峰值有望超过400亿元。
国内药商加速推进类似药上市进程
目前全球共有10个GLP-1类药物上市,其中诺和诺德的利拉鲁肽和司美格鲁肽是为数不多获批减肥适应症的药物。
国内企业中,GLP-1类创新药目前已上市的仅有仁会生物的贝那鲁肽和江苏豪森的聚乙二醇洛塞那肽,均应用于二型糖尿病治疗。其他厂商中,信达生物(01801.HK)、甘李药业(603087.SH)、石药集团(01093.HK)、先为达生物、恒瑞医药(600276.SH)、东阳光生物等GLP-1类创新药仍在临床试验中。
甘李药业表示,虽然国内GLP-1RA长效制剂市场还未打开,但是其前景,尤其是在减重领域的应用空间非常可观,目前公司的GLR-1RA周制剂正在加速推进糖尿病和减重适应症的研发。
值得注意的是,诺和诺德两大GLP-1药物,利拉鲁肽在国内的专利已经到期,司美格鲁肽专利也将于2026年到期。受此影响,国内企业的相关生物类似药研发进度正在加快,目前已有8款利拉鲁肽类似药提交上市申请,4款已进入临床III期。
司美格鲁肽方面,华东医药进度领先,旗下九源基因的司美格鲁肽已进入III期临床试验,中美华东的司美格鲁肽则在临床I期。
不过,华东医药似乎已没有耐心等到司美格鲁肽国内专利到期。2021年6月,中美华东就其相关化合物专利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无效宣告请求;2022年9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告该专利无效,目前诺和诺德正在上诉中。若该项专利最终被裁定无效,无疑将加快国内相关类似药的上市进度。
国内厂商针对肥胖适应症的下一代GLP-1类药物也已在研发中,目前来看双靶甚至三靶正逐渐成为研究主流。礼来制药的GLP-1R/GIPR 双重激动剂替尔泊肽注射液(Trizepatide)已于2022年9月在国内申报上市。信达生物同样布局GLP-1R/GCGR双靶点激动剂,目前减重适应症已开启III期临床试验。德邦证券认为,未来双靶激动剂有望凭借其优异的减重效果成为新一代减重药物核心。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一切后果自负。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国内药商加速推进类似药上市进程。
1、迪达拉,就实力来说,是不错的。2、但是不能算很强。3、迪达拉的头脑十分强悍,这点从跟我爱罗那场就...
1、找到一个和你有其他互动标识(如情侣、巨轮、小火苗等等)的好友,打开你们之间的对话框。2、打开对...
凤凰网科技原创|肽可以帮助增强肌肉、减轻体重、获得露水般光泽的皮肤。
据路透社援引基金数据供应商Convergence报道,截至去年10月底的监管文件显示,桥水基金“防御性阿尔法”(De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