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印发《关于开展2023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的通知》,明确今年将创建1000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去年,国家卫健委、全国老龄办命名了999个社区为2022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这些社区的老年人居住环境明显改善,为老服务水平有效提升,增进了老年人在社区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十四五”期间,全国将建成5000个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到2035年,实现全国城乡老年友好型社区全覆盖。
各地建成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运行情况如何?老年人在社区生活情况怎么样?记者进行了采访。
(资料图片)
健康服务有保障
提升小区网格化健康管理服务能力,让老年人享受就近及时的健康服务
“头昏,手脚有点麻,有时候迷糊。”在女儿搀扶下,65岁的村民李凡踉踉跄跄进了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花岗镇大黄村卫生室,村医刘秀波接诊。
“初步诊断是间歇性脑梗塞。”经过简单检查,刘秀波对李凡说,“这只是初步诊断,具体还要根据CT结果才能确诊。这样,我马上安排你们转诊。”说着,刘秀波立即开具了转诊单。
女儿带着李凡赶到花岗镇中心卫生院,很快就办好了住院手续。“幸亏村卫生室可以快速转诊,不然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李凡说。
便捷优质的健康服务是大黄村入选安徽省42个2022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的重要原因。除了日常诊疗,村卫生室还会给腿脚不便的居民提供上门服务。
一大早,刘秀波就来到村民陈大娘家巡诊。陈大娘今年72岁,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还有间歇性精神障碍,外出不便。测完血压、血糖、血氧,刘秀波又询问了陈大娘近期身体和精神状况。“陈大娘,指标还行,但是降压药还是得按时吃。另外,精神类的药物不要随便停……”刘秀波嘱咐。
目前,大黄村有600多名老年人,其中腿脚不便的超过30人。“针对这些老人,我们根据情况上门巡诊。有些老人需要长期服药和监测,我基本每个月来一次。”刘秀波说。
一些老年友好型社区还为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心里舒坦了好多!”听了社区心理咨询师周静的劝慰,家住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高塘岭街道西塘街社区四网格文化小区的老人唐佩兰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她和老伴深居简出,居家时间长了,精神很难放松,情绪波动大。
西塘街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叶笑益介绍,从2021年3月开始,社区安排心理咨询师定期上门为老年人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帮助他们调整调节焦虑、抑郁情绪,缓解失眠等问题。
西塘街社区人口5300余人,老年人口占比约29%,对健康服务需求大。社区党总支书记周曼红介绍,社区所在街道卫生服务中心指定家庭医生团队定期为社区老年人开展健康体检、健康随访、慢病管理、义诊等。此外,社区邀请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为参与健康服务的社区人员开展专业化培训,提升小区网格化健康管理服务能力,让老年人享受就近及时的健康服务。
日常生活更便捷
丰富社区老年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让老年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我们经常在社区食堂吃饭、娱乐、学习,这里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家。”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华大街道屏山社区老人食堂里,86岁的陈文泰正在吃午餐,餐盘里荤素搭配,品类丰富。
这间占地800平方米的老人食堂,窗明几净,利用原有公用空间改造而来,可以同时容纳72人就餐。去年初开放以来,陈文泰和老伴每天都来这吃午餐。“一天最多有80多位社区老人来就餐。针对老年人需求,我们安排了多种口味清淡的菜品和无糖菜品。”屏山社区党委书记陈明凤说。
午餐时间结束,收拾停当,几张餐桌拼接,食堂变身“学堂”,社区工作人员开始教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平时,“学堂”还有手工课以及反诈骗、用电安全等多种课程。
临近晚餐,家住屏山社区的76岁老人张碧卿有点乏困,不想出门就餐了。点开手机端“e福州”程序,选择“养老服务”,擦身、剪指甲、房屋打扫、助餐等服务一目了然。张碧卿点击“助餐”,选择补贴券支付……很快,荤素搭配的盒饭送到,还冒着热气。“确实方便,我经常在上面使用助餐、打扫等服务。”张碧卿说。
去年入选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的屏山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占社区总人口的24%以上,是福州市典型的老年社区。“我们主动对接提供餐、医、养、康等‘六助一护’服务,满足居家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引导老年人在社区参与各类事务,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华大街道党工委书记陈真平说。
为丰富社区老年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2020年,西塘街社区成立“老来俏”艺术团。艺术团现有成员30人,平均年龄65岁,定期举办表演活动,吸引大批老人和年轻人观赏。周曼红介绍,在街道的支持下,社区每年投入3万到5万元支持队伍建设。
“社区实施‘点亮微心愿’爱心项目,将爱心资源下沉到服务对象个人及家庭。”叶笑益说,一些“空巢”老人碰到日常生活难题,社区党支部发挥党员先锋示范作用,带动社区爱心人士、社会组织、爱心单位等参与帮助解决。
生活环境更安心
推进老旧社区改造,让老年人的生活环境更安全、更舒适
“现在重修了路面,人车分流,路边设置了醒目的标识,在社区遛弯踏实多了。”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燕园街道承泽园社区的75岁居民张大妈说。
承泽园社区属于老旧小区,60岁以上的老人有594人,占比近50%,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200人。小区适老化改造之前,道路人车混行,设施落后陈旧,尤其是道路上铺设的方砖,很多已经碎裂,坑坑洼洼,轮椅通行存在侧翻风险。
2016年,燕园街道在承泽园社区启动适老化改造工程,先后完成人车分流的红色沥青人行步道铺设、健身器材统一更换等工作,还在进出街心花园等居民必经小路的两侧安装了扶手。“只要是稍微带点坡儿的路旁都有扶手,走路时可以扶着,避免摔跤。平时还能扶着它抻抻腰、压压腿。”张大妈边说边做起了示范。
适老化改造完成后,承泽园社区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养老服务能力也得到了提升,2022年成功入选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燕园街道以此为契机,着力围绕解决老年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疑难事、烦心事,推进老旧社区改造工作,为老年人带来更安全、更舒适、更健康、更有人情味的生活环境,不断提升为老服务能力和水平。”燕园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
在西塘街社区,以老旧小区提质改造项目建设为契机,推进房屋立面改造、屋面修复、院墙拆围透绿,小区环境有了很大提升。针对社区老年人多的特点,在改造过程中向适老化倾斜,设置休息椅21处、健身器材16台(套),增加老年人便民服务点、晨晚练场所7处,建设健康步道3400米。
“新修了小公园,我们有了锻炼和休息的地方,很方便。”吃完晚饭,大黄村村民王光芝来到家门口不远处的小公园散步。小公园干净整洁,亭台楼阁横跨在蜿蜒的河面上,路面平坦,绿树丛丛,还有健身器材和步行廊道……
大黄村党支部书记王前明介绍,为更好服务村里的老年人,大黄村利用村中闲置空地建设了多处小公园,配备了专门的健身器材,方便老人散步、锻炼。如今,当地不少老年人都养成了到公园散步的习惯。 (记者 申少铁 徐 靖 申智林 刘晓宇)
标签:
今年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印发《关于开展2023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的通知》,...
广西自古盛产肉桂,历代文人常以八桂咏喻广西。八桂原指八株桂树,八树成林,一言其大,一言其茂盛。最...
目前,来瑞特韦疗效的III期临床研究详细数据未见披露。
3月25日,生意社碳酸锂基准价为244600 00元 吨,与本月初(386600 00元 吨)相比,下降了-36 73%。碳...
严格规范生产经营活动,遵守法律和商业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