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 正文

以“法”为名护航群众“颜值安全”

  • 2023-04-25 14:00:03 来源:中工网


(相关资料图)

原标题:以“法”为名护航群众“颜值安全”

据《法治日报》4月22日报道,最近,浙江绍兴诸暨市公安局侦破全国首例非法研发、生产、销售治疗2型糖尿病核心成分“司美格鲁肽”案件。初步查明,此类“三无”假药产品通过各级代理流入全国20多个省份,销售金额逾亿元。医美领域的造假、销假现象再次引发社会关注。

“不节食、不运动,躺着就能瘦”“减肥效果立竿见影”“打几针就能瘦下来”……去年以来,不断有人在网上故意夸大“司美格鲁肽”的减肥功效,宣称“只要每周注射一次,就可以快速减重,甚至每月可以减重10公斤,而且安全无副作用”,给消费者造成错误引导。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近年来,随着“颜值经济”成为消费新热点,医美行业快速扩张,我国已经跻身全球第二大医美市场。但医美产业存在的以次充好、非法行医、虚假宣传、无安全规范经营场所等现象,不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权益,甚至给人们带来生命危险,成为医美行业的顽疾沉疴。

据媒体报道,2022年末,齐先生在南昌市一家医疗美容机构支付8.4万元购买了“综合川字纹”等一系列医美项目,并于当天完成了部分整容手术,但他在2023年1月初突然出现面瘫,又花费了上万元住院。无独有偶,据半月谈微信公号报道,一名来自内蒙古自治区、也不算肥胖的女大学生,被网红“引流”至南京河西美容医院,在医美咨询师话术诱导下一次性抽脂8斤,术后引发严重失血并发症,险些丧命。血的教训警示我们,要理性看待医美需求,正确选择医美机构,审慎做出医美决策,因为医疗美容只是一种医疗技术手段,再好的技术也是“治标不治本”。

事实上,乱象频发的医美需要一场“刮骨疗毒”。前不久,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6件检察机关依法惩治医疗美容领域违法犯罪典型案例,集中披露了医美领域的主要违法犯罪方式,揭示了消费者进行医美时的常见风险隐患。以“司美格鲁肽”案件为例,不仅涉及面广,而且涵盖源头端、销售端、终端整个产业链。因此,只有盯紧每一个环节,打源头、斩链条,方能避免“按下葫芦浮起瓢”,消费者才有望得到安全、放心的医美服务。

医疗美容事关群众健康权和“美丽”安全,及时打击整治行业乱象,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正当其时。以“法”为名,守护群众“颜值安全”,一方面,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要联合执法,持续开展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行动,对违法违规经营行为重拳出击、顶格处罚、绝不姑息,让那些敢于在医美安全问题上动歪心思的人付出代价;另一方面,消费者“求美心切”时也要擦亮双眼,正视“容貌焦虑”“身体焦虑”,不被审美绑架,毕竟胖瘦无需定义,健康才是最美的。(李伟)

标签:

推荐阅读

以“法”为名护航群众“颜值安全”

以“法”为名护航群众“颜值安全”

汉滨法院:法官进百企 法治赋新能

4月23日下午,汉滨法院民二庭黄蓁法官受邀就企业合同风险防范问题在安康市劳务(建筑)产业园内向30余家企

全球今头条!6万市民赏桐花游天竺山 感受海沧全域旅游魅力

漫山桐花的天竺山,成为市民游客赏花踏青好去处。丰富的配套活动,让市民游客沉浸式体验生态旅游活力。台湾

【世界新要闻】华凌空调没有遥控器可以配吗

华凌空调很多型号都是不配备遥控器的,如果没做攻略的话,花钱在官方买华凌空调遥控器很不划算的,其实可以

看热讯:甘肃省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稳步增长

全省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稳步增长每日甘肃网兰州4月24日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金鑫)记者今天从全省生物...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业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