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 正文

错过科技股反弹后 交易员疯狂买入看涨期权 要闻

  • 2023-05-31 07:40:10 来源:智通财经

智通财经APP注意到,纳斯达克 100 指数自去年 12 月以来上涨了 31%,专业和散户交易员都在重新考虑对计算机和软件股票的看法。

受到冲击的投资者中包括早些时候减持苹果(AAPL.US)和其他六大科技股的基金经理,减持幅度是近三年来最大的。ETF投资者同样手足无措,过去五个月,他们从景顺QQQ信托系列1中撤出了约30亿美元。景顺QQQ信托系列1是追踪纳斯达克100指数的最大交易所交易基金。


(相关资料图)

这七家科技巨头今年的平均涨幅为44%——几乎是标准普尔500指数涨幅的五倍——有迹象表明,交易员们正拼命想办法跟上这一趋势。这在期权市场可见,预期波动率随纳斯达克100指数上升,看涨期权的成本飙升。

期权平台SpotGamma的创始人Brent Kochuba表示,“科技领域存在FOMO。”“这是一场清晰的追逐。”

对纳斯达克 ETF 的看涨需求正在激增。隐含波动率是衡量期权成本的指标,过去一周押注一个月上涨 10% 的合约的隐含波动率从 16 跃升至 19。与此同时,看跌看跌期权的价格走势相对温和。

当股票上涨时,预期波动率通常会下降,因为投资者倾向于使用期权来对冲下跌。这就是纳斯达克 100 指数和 Cboe NDX 波动率指数通常走势相反的原因。现在,由于担心错过下一次大反弹,两者的走势正以罕见的速度同步。

随着纳斯达克 100 指数上周上涨 3.6%,其波动率指数VXN上涨了 2.5 点。只有四次这两者在这种程度上表现出协调一致的巨大收益,上一次发生在 2020 年 8 月大流行推动的科技股反弹期间。

RBC Capital Markets 衍生品策略主管 Amy Wu Silverman 表示:“‘看涨期权繁荣’如此之高,以至于扭曲了期权市场。” “这有点让人想起我们在大流行期间看到的 YOLO / meme 看涨期权购买热潮。”

越来越多的交易员选择使用衍生品来赌大科技股继续上涨。这种旺盛的需求与零日期权的繁荣相结合,每周五都引发了看涨押注的激增,这种模式反过来又影响了相关股票。

收复失地的压力不小。高盛编制的数据显示,第一季度平均共同基金将其在七大巨头(包括苹果、微软(MSFT.US)、Alphabet(GOOGL.US)、亚马逊(AMZN.US)、Meta(META.US)、英伟达(NVDA.US)和特斯拉(TSLA.US))中的风险敞口削减了 130 个基点。因此,根据分析,他们的减持态势使 2023 年相对于市场的表现减少了 189 个基点。

在科技股首当其冲受到 2022 年抛售的冲击后,基金经理们进入了今年的痛苦时期。由于利率下降的前景和对人工智能的乐观情绪推动了计算机和软件股的猛烈转变,标准普尔 500 指数比 10 月份的低点上涨了近 18%。

通常在期权市场,看跌期权合约的成本高于看涨期权,导致其相对成本读数为正值,这一概念被称为偏态。

但在人工智能热潮的代表企业英伟达,情况正好相反,期权交易员更愿意为看涨期权支付更高的价格。该公司的市值一度突破1万亿美元,其股价自去年12月以来飙升了174%。

坚定看空股市的对冲基金正蜂拥买入科技巨股。高盛旗下机构经纪公司编制的数据显示,那些同时做多和做空股票的人已将其持有的股票占其整体单一股票净敞口的比例从年初的9.7%提高到16%。

高盛对冲基金业务主管Tony Pasquariello在一份报告中写道,“虽然价格走势很可能走得太远——这类事情通常都会发生——但我肯定不会站在这列特定的货运列车前面。”

标签:

推荐阅读

错过科技股反弹后 交易员疯狂买入看涨期权 要闻

智通财经APP注意到纳斯达克100指数自去年12月以来上涨了31专业和散户交易员都在重新考虑对计算机和软件股票

创业板市盈率处历史低位 优质高成长股价值凸显_全球消息

证券时报记者陈见南昨日各主要指数低开高走,科创50指数大涨1 56%,重回年线上方,创业板指上涨0 67%,重回

全球球精选!白色旅游鞋怎么洗白有什么妙招 白色旅游鞋怎么洗白有什么妙招白色旅游鞋染色怎么处理

1、淘米水。淘米水是碱性的,里面含有的物质可以分解污渍、淡化黄色素也能美白鞋子。2、牙膏。牙膏里面有磨

英国金融时报:美国正在进行胆小鬼博弈,摧毁这个国家的霸权根基-热讯

英国金融时报:美国正在进行胆小鬼博弈,摧毁这个国家的霸权根基,美国,英国,战争,成员国,布雷顿,金融时报,

焦点关注:微星展示新款 RTX 4060 显卡,7 月上市

如上图所示,这是微星的RTX4060万图师型号。显卡采用了短PCB设计,配备加强的背板。IT之家整理RTX4060 显卡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业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