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 正文

「直击发布会」2025年四川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超60%

  • 2023-02-27 11:36:39 来源:四川新闻网


(相关资料图)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成都2月27日讯(记者 夏婉琳)2月27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四化同步”系列新闻发布会第2场“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 为四川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劲动力和坚实支撑”新闻发布会。

“四川省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系列重大机遇,特别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列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将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代永波在发布会上表示,到2025年,四川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0%、提升幅度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到2035年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新型城镇化。

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四川将从优化城镇体系结构,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产城融合发展,推进新型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治理水平五个方面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

具体怎么做,代永波介绍,在优化城镇体系结构环节,建强现代化成都都市圈,推动成德眉资4市基础设施一张网、产业协作一盘棋、政策设计一体化,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高能级产业生态圈和公共服务均衡共享优质生活圈。提升成都国家中心城市发展能级,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打造全国重要经济中心、科技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国际门户枢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推动绵阳、南充、宜宾、泸州加快建设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的?型大城市、达州加快建设城区常住人口100—300万的Ⅱ型大城市,增强中小城市发展活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加快形成分工合理、功能互补、良性互动的城镇化整体布局。

如何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四川将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调整优化成都市落户政策,其他城市和县城全面取消落户限制,依法保障进城落户农民的合法权益,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就地落户城镇。稳步提高非户籍城镇常住人口义务教育、住房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实际享有的水平,强化就业服务和技能培训,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让进城农业转移人口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

“城市的主导产业,是支持成都集聚总部经济、壮大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代永波说,促进产城融合发展,要促进区域中心城市、重要节点城市聚力发展优势产业,建设具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基地,支持小城镇积极配套大中小城市的产业。发展壮大城市新区,高质量建设四川天府新区,提升成都东部新区、绵阳科技城新区、南充临江新区、宜宾三江新区省级新区的人口产业承载能力,探索“产城人境”融合发展新路径。

在推进新型城市建设方面,四川将加快宜居城市建设,增加优质的公共服务供给、补齐市政设施短板,实施城市更新改造行动,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加快韧性城市建设,加强城市生命线工程建设,提高公共卫生防控救治和自然灾害防灾减灾救灾的能力。加快创新城市建设,营造创新创业生态、构建创新创业载体、引进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增强城市的创新能力。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推进城市数据一网通用、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公共服务一网通享。加快绿色城市建设,优化城市的生态空间、推进城市生产生活低碳化,提升城市人居环境的质量。加快人文城市建设,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历史文化街区,推动城市文化体育旅游融合发展、创新发展。

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是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环节。为了完善城市空间治理,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产业结构和人口规模,四川将合理控制开发强度,推动城镇建设用地集约高效利用。加强城市社会治理,推动城市治理重心和配套资源向基层下沉,健全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加强社会矛盾的综合治理。创新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和放大效应,引导金融机构、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资金保障能力。

标签: 常住人口 公共服务 新型城镇化 创新创业

推荐阅读

「直击发布会」2025年四川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超60%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成都2月27日讯(记者夏婉琳)2月27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四化同步”系列新闻发...

在地球中心 科学家发现了一个“金属球”

我们对这颗星球的认识还远没有抵达终点。

马斯克建议巴菲特投资特斯拉:14年前就该这么做

对于巴菲特而言,特斯拉不满足买入条件。

今日快看!放心了!现场观摩达芬奇机器人手术 医生被机器人取代之路尚远

要机器人完成一些复杂的手术,可能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全球时快讯】新春新气象 实干促发展|中国联通以“数”为笔 擘画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在“东数西算”工程启动一周年之际,各地正加速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在祖国的西南腹...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业界